2010 聯合勸募

2007/11/21

巴菲特核心投資法(The Warren Buffett Portfolio)

巴菲特核心投資法
(The Warren Buffett Portfolio
Mastering the Power of the Focus Investment Strategy)

Robert G. Hagstrom著
陳人麒譯
商周2006出版
ISBN 978-986-124-740-3
1.投資 (563)




第一章 核心投資


羅伯特,我們只要把重點放在少數的績優公司,我們就是核心投資人。
──華倫‧巴菲特


核心投資原則其實很簡單:
選擇長期獲利高於平均水準的績優股,將資金重押在這幾檔股票上,
不論短期股市如何震盪都要長抱不放。


核心投資的過程包含下列步驟:
‧以巴菲特的投資選股原則評估企業,選擇十到十五家
 未來獲利成長能延續過去高獲利的績優股。
‧分配投資資金時,要將大部分資金集中投資於未來獲利高度成長的企業。
‧只要市場不持續惡化,保持投資組合不變至少五年(有可能的話,愈久愈好),
 同時做好心理準備,不管股價如何波動都要保持冷靜。


巴菲特被公認為是全球最成功的核心投資大師。
不過這位世界最偉大的投資大師給人的印象竟然是
「說話溫和」、「腳踏實地」,還帶點「爺爺的味道」。
他的投資策略一向發自於其天生的自信和絕對的冷靜,
也因此成就了傳奇性的操作績效。
他的一舉一動無庸置疑地牽動著整個投資界的目光,
所以巴菲特的核心投資策略實在值得我們去深入探索其中的意義以及操作過程。


●要如何找尋績優股?
●投資組合中要有多少種股票?
●如何界定持股集中度?
●到底要持股多久,才叫做長抱不放?
●為什麼我要如此操作?這對我有什麼好處?


兩種主流投資組合


目前所有的投資組合操作其實不外乎是兩種投資策略的拉鋸戰:
積極型或投資組合指數型的投資組合。


積極型的投資組合操作就是基金經理人不斷大量買進、賣出市場的主流股票,
他們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為了滿足投資人錙銖必較短線盈虧的心理。
不斷進出股市追逐當紅炸子雞,可使客戶隨時都感覺到該經理人確實盡責地
使操作績效超越市場表現,如此客戶才有興趣繼續投資。


為「保持續效領先,經理人不僅要預佔未來半年的股市走向,
還要不停地變動投資組合中的持股內容以期從中牟利。
一般而言,採用此種操作方式的股票型共同基金持股種類常超過一百種股票,
周轉率則超過80%。


指數型的投資組合屬於一種「買進即持有」的被動投資組合策略。
操作方式是大舉買進所有指數成分概念股(如標準普爾500股價指數概念股,S&P 500)
,藉此分散風險,並與指數齊漲齊跌,不用擔心被大盤打敗。


與積極型投資策略相比,指數型投資策略是一種比較新興但較不普遍的方法。
不過自從一九八○年起,指數型基金的投資組合方法逐漸風行後,
這兩種投資組合策略的擁護者便不斷在爭論到底哪一種策略會獲取較多的利潤。
積極型的經理人雖然聲稱自己絕佳的選股技術必能勝過指數型操盤人,
但是近幾年的獲利紀錄似乎顯示指數型投資組合占了上風。


一份從一九七七年到一九九七年間追蹤股票市場表現的研究報告指出,
採用積極型投資組合的共同基金績效雖然曾經打敗標準普爾500指數,
但獲利率卻每況愈下,報酬率從早期的50%,到近四年來低於25%。
到一九九七年以後情況更糟,因為至一九九八年的十二月為止,
90%的積極型投資組合獲利率均大不如預期(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漲幅約15%),
換句話說只有10%的積極型投資組合表現街可。


積極型投資組合在現今的環境下,報酬率很難打敗標準普爾500指數,
原因就在於他們每年都瘋狂的進出上百種股票。
其實基金經理人的操作手法多少代表了整體市場的走向。
這些經理人通常只買那些可望在短期內獲利三倍的股票,
卻沒有深入了解這些投資標的本身的營運情形。
這種方法最大的缺點在於每次的預估不見得都神準無誤(詳見第八章敘述),
快速地殺進砍出導致成本的增加,累積的交易成本將侵蝕可能的獲利空間。


指數型的投資組合在許多方面皆勝過積極型的投資組合,
譬如說這種投資策略會避免貿然地進出股市,比較能控制交易成本。
但即使以指數型投資組合的最佳績效來看,也不過和整體市場表現打平而已。
也就是說指數型基金經理人的操作績效雖然不比市場差,但也好不了多少。


對於投資人來說,上述兩種投資組合的最大好處是:
透過分散投資可以降低風險。
分散投資是指廣泛持有多家不同企業的股票或各種不同類股的股票,
相對於貿然將資金全部投入單一個股,這種作法可以提供較多保障,
避免誤觸地雷股,而使投資付之一炬。


以分散投資的方法操作股票,在一定時間範圍內,
部份股票的股價可能會下跌,其餘的則可能上揚。
幸運的話,部份股票股價上揚的獲利可以彌補其他下跌的損失。
當市況不錯時,積極型基金經理人相信,
只要增加股票種類,報酬率就會大幅提升。
也就是說,買十檔股票會勝過只買單一個股,
而買一百檔股票會比買十檔股票好。


指數通常是由許多不同的股票所組成,指數型基金理論上也反映出指數的精神,
經理人的操作方法就是廣泛持有指數成份概念股。
傳統的股票型共同基金每天可能要進出上百檔股票,
事實上這部是以持股多樣化來分散投資風險的作法。


我們一直以來都知道要用分散且多樣的方法來投資,
也麻木地接受這種方法帶給我們平凡無奇的結果。
雖然不論是積極型或是指數型投資都是依循分散投資的原則來操作,
但他們均無法提供更高的報酬。
聰明的投資人不禁要問:
我們真的願意繼續接受這種與市場平均獲利持平的報酬嗎?
或者,我們有什麼其他辦法賺取更高的投資報酬呢?


全新的選擇


對於長久以來市場上積極型與指數型的兩種操作方式,巴菲特的看法如何?
我想如果一定要他選擇的話,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指數型操作方法。
因為站在投資人的立場來考量,投資人通常對企業的營運狀況了解不深,
但是他們又希望能從股票投資中長期獲利,而且投資風險最好能愈低愈好,
指數型操作法正好符合這些要求。
巴菲特以他獨特的聲調說:
「以一個門外漢的投資人來說,想要勝過專家操作的獲利,
可以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指數型的投資組合。」


然而巴菲特鄭重提出第三種選擇,不僅有別於積極型投資概念,
擭利甚至會超越指數型投資。
這種新的投資策略,我們稱之為「核心投資」(focus investing)。


注重企業營運的遠景


巴菲特多年以來發展出一套投資方法,那就是
如何將資金投注於表現優異企業的股票。
如果企業營運狀況良好同時經營者又有智慧,
這家企業的股價就會直接反映營收的表現。
所以巴菲特不只參考股價走勢,他會用心追蹤企業營運狀況,
同時評估該企業管理者的實力和企圖心。


實際上評量各大企業的價值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畢竟要蒐集分析種種相關的營運資料就相當耗時費事。
但是巴菲特認為這份評估工作雖然吃力,
但總比花時間想其他旁門左道保持續效領先來得少很多,而且終生受益無窮。


巴菲特採用的評估過程是先檢視他的投資原則,
再檢查投資標的的條件是否與投資原則相符。
我在上一本書《勝券在握:巴菲特的投資策略》中已詳載所有的投資原則,
我在下面的表格中再次簡單條列所有的投資原則供大家參考。
我們可以將這些投資原則看做是檢視投資標的重要工具表,
每一項原則都是一個獨立分析的工具,把所有工具分析結果統合起來,
就可以找出哪家公司最有可能具有不錯的營運表現。


華倫‧巴菲特的選股原則


●產業原則
這家公司業務是否單純易於理解?
這家公司是否有持續的營運紀錄?
這家公司是否有長期發展的潛力?


●經營原則
經營者的經營理念是否合理?
經營者對股東是否坦白?是否誠信?


●財務原則
重視股東報酬率而非每股盈餘。
計算公司擁有人擭利(Owners Earnings)。
找尋毛利率高的公司。
確定每一元保留盈餘,公司最少要能創造一元的市值。


●市場原則
這家公司的業務價值在哪?
這家公司是否會以低於淨值的價錢被收購?


如果仔細根據這些投資原則來評估投資標的,
自然而然就會發覺出符合巴菲特核心投資的好股票,
因為依循這個原則所篩選出來的企業,
過去必定有長久優良的營運紀錄、卓越的經營管理團隊、穩定的未來擭利。
核心投資的觀念就是將資金集中投資在符合這些原則的績優企業。


從數學演繹出來的「機率」,就是核心投資的理論基礎。
我在第六章將詳述此一概念,並說明如何將其應用於投資實務上。
目前我們只要先把「績優企業」及「機率」這兩種選股標準根植於心。
透過這種分析訓練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信譽良好、遠景不錯的績優企業。
現在先讓我們用反方向思考來討論幾個機率問題。


選股愈少,獲利愈多


巴菲特曾建議:
「那些什麼都不懂的投資人最好選擇指數型的投資組合基金」,
因為最起碼他們的績效不會輸給市場。
但更重要的是,他認為對投資稍有了解的人如果能夠分析企業的營運情形,
並且找出五到十家具有長期發展潛力的投資標的,
就沒有必要再使用傳統分散投資(積極型的投資組合)的方法。


傳統的分散投資有什麼缺點呢?
最大的問題就是分散投資往往將資金投注在連投資人自己也不清楚的股票上。
巴菲特建議基金經理人應用上述的選股原則取捨可能的投資標的,
最多投資五到十家公司。
其他的核心投資者甚至建議一般投資人集中投資在更少種類的股票,
甚至三檔股票就夠了,不過一般人的持股種類大約在十到十五檔之間。


所以簡單回答先前的問題「到底要買多少種類的股票才算是持股集中?」
答案就是持股不要超過十五檔股票。
其實比決定要買多少股票更難的事情,是了解為什麼要持股集中?
原因是核心投資若應用於持股太過複雜的投資組合上,失敗的可能性將增加。


巴菲特常常引述英國經濟學者
約翰‧梅納德‧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話來佐證他的理論。
一九四三年凱因斯寫給一位商界朋友的信上提到:
「如果投資人以為將資金分散投資於不同企業就可以降低風險,那就大錯特錯。
其實他們對所投資的公司營運現況都不熟悉,
更別提能完全掌握這些公司的未來發展。
……每位投資人的了解其實都很有限,
就連我自己都無法在短時間內對二、三家企業有完全的了解。」
凱因斯可能是第一位替核心投資理論背書的學者。


影響巴菲特更多的應該是菲利浦‧費雪(Philip Fisher)。
費雪是近半世紀以來最傑出的投資顧問,
他的兩本著作《非常潛力股》(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及《投資股票致富之道》(Paths to Wealth Through Common Stocks)
也一直被巴菲特所稱頌。


費雪以核心投資組合著名,他喜歡集中持有少數他充分了解的績優股。
從一九二九年股市大崩盤後,費雪成立自己的投資顧問公司,
同時也體驗到要讓受託客戶擭利是多麼重要的事。
他認為如果對投資標的愈了解,操作績效就會愈好。
一般說來費雪會將投資標的公司數量縮減到十家以下,
並將五分之三的資金集中投資其中的三到四家。


費雪在一九五八年出版的書中提到:
「操盤人或是投資顧問通常不會投資一家不甚了解的企業,
或者操作不完全分散風險的投資組合。」
雖然現已年邁,費雪仍然堅持他的理念。
「如果市場上有穩賺的股票,大家一定打破頭搶著要買,
但事實上穩賺的股票很難找到,所以我要不是等到這種機會來了才大買,
要不然就什麼都不買。」


費雪的兒子肯‧費雪(Ken Fisher)也是一位成功的基金經理人。
他簡述了他父親的理念:
「我父親的投資策略之所以與眾不同,
就是因為他深信持股種類愈少,獲利反而愈多。」


集中加碼高獲利的企業


對巴菲特而言,一家公司若真的值得投資,他會大幅加碼投資,
從這個信念可以看出他深受費雪的影響。
費雪就像其他成功的基金經理人一樣,非常嚴謹地研究投資標的。
他會不厭其煩的走訪潛在投資標的公司,增加對他們的了解。
只要看到他喜歡的企業,就會投人大筆資金。
肯‧費雪表示他父親總是能慧眼獨具看出未來哪些企業具有成長的潛力。


巴菲特的成功再次印證這個理念。
他認為每位投資人如果認真作研究,找到一檔自己認為很好的投資標的,
就要有勇氣及信念將自己所有資產的十分之一投資上去。


由此看出,為什麼巴菲特認為最好的投資組合不能超過十檔股票,
因為每一檔股票大約要押上可投資資金總額的十分之一。
但核心投資不是單純的去挑十檔好股票,
然後將資金平均分配於這些股票上而已。
因為即使它們全都是高獲利的股票,彼此之間還是有程度之分,
較好的股票值得集中較多的資金。


撲克牌遊戲「二十一點」(Black Jack)的玩家都知道,
當手中的牌對自己非常有利,就要盡量下注。
在許多人眼中基金經理人應該和賭徒在這一點上沒什麼不同,
或許是因為他們的操作方法都是源自於數學中的機率原理。
除了機率之外,數學還提供了另一原理,
叫作「凱利最佳化模型」(Kelly Optimization Model),
這種模型是利用機率預估投資組合中最適合的組成比例。
我會在第六章再針對「凱利最佳化模型」做深入的探討。


我不確定當巴菲特在一九六三年晚期決定買下
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股票時,
心中所把持的是否就是這個最佳化模型。
但無論如何,這一次投資再次證明巴菲特的過人瞻識。
一九五○到一九六○年間巴菲特回到老家內布拉斯卡州,
擔任一家投資顧問公司的合夥人,他的合夥人資格使他可以運用大筆資金,
集中投資獲利率不錯的股票。


一九六三年一個千載難逢的投資機會出現了,
在提諾‧安琪利斯沙拉油醜聞案(Tino de Angelis Salad Oil Scandal)爆發期間,
美國運通公司的股價從六十五元美金大跌到只剩下三十五元美金,
因為大家認為美國運通將會因為接受倉庫的假收據而被罰款數百萬美元。
巴菲特看準了這個機會,大舉投資一千三百萬美元,
這數目相當於顧問公司可投資資產的四成,因此取得美國運通百分之五的股權。
接下來的兩年這檔股票的價格足足上漲了三倍,
於是巴菲特將股票出清,共獲利二千萬美元。


第六章 投資數學


如今圍繞著巴菲特眼前的數字不僅是所有的股價和指數,
柏克夏公司投資的保險生意也是最大的數學挑戰,
因為這些生意都與機率和統計息息相關。


史塔夫諾問巴菲特如何算出答案,
巴菲特說這一切都是靠拜讀費曼自傳所賜。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
曾經是美國原子彈計畫小組中的一員。
在他的自傳《別鬧了!費曼先生》(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
一書中,他詳述了如何在腦中做複雜數學計算的技巧。


蒙哥曾在南加州大學的演講解釋道:
「基本的代數運算其實並不難,難的是如何把它變成每天的生活習慣。
費瑪(Fermat)及巴斯卡(Pascal)所發明的運算系統其實和宇宙運作緊密契合,
在數理上是顛撲不滅的真理,所以每位投資人都必需具備此一基本技巧。」


機率理論


在這個世界裡,成千上萬的力量結合在一起產生出各種股票價格,
這些力量隨時處於變動的狀態,任何一股力量對股價都有一定的衝擊,
而且沒有任何一股力量可以被明確地預測出來。
投資人的工作就是縮小不確定生的空間,排除最不可知的部分,
而著重在比較可知的事物上。而這就是機率的練習。


機率的主觀詮釋


根據貝伊斯推論,假如你相信自己的假設是合理的,
那麼你認為特定事情發生的主觀機率與實際頻率一樣是可接受的。


但是你必須篩選出不合理及主觀的假設,便於分離出合理的假設,
最好把主觀機率當作是實際頻率的延伸。
事實上,在許多情況下主觀的機率詮釋通常會加入個人的價值觀,
使你將實務經驗列入考慮,而不僅依賴數據的規律性遽下判斷。


不管投資人認識機率與否,事實上投資人所有的決定都是機率的運用。
投資人如果想要成功,結合歷史資料及最近獲得的資訊
所估算出的機率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是貝伊斯推論的實際運用。


巴菲特的機率運用


巴菲特說:「先把可能損失的機率乘以可能損失的量,
再把可能獲利的機率乘以可能獲利的量,然後兩相比較。
雖然這方法並不完美,但我們盡力而為。」


風險套利的操作正好說明了投資與機率理論的關聯性。


單純的套利是從兩個市場對某一股票不同的報價中,買低賣高賺取差價。
舉例來說,世界各地許多市場對許多商品和貨幣都有報價,
如果不同市場對相同商品的報價不同,
你可以在低價的市場買進,到高價的市場賣出,從差價中套利。


保險就像投資


巴菲特說:「保險在許多方面很像投資,假如你覺得每天都必須投資,
你將會犯下許多錯誤。」想要靠投資或保險獲利,「你必須等待一個最佳時機。」


機率理論與市場


一、計算機率:
作為一位核比投資人,只選擇投少數你非常了解的公司,
因為這是長期打敗市場的最好方法。
所以當你想買股票時,目標是選擇表現會優於市場的股票。
你應該在意的機率是,投資這檔股票的報酬率高於整個市場機率有多大?


二、調整計算以容納新資訊:
密切注意標的公司的一舉一動,同時耐心等待最有利的機會。
機率將會隨著新的變數而有改變。


三、決定投入多少資金:
在所有可投資資金中,到底有多少應用於投資特定標的公司呢?
可以用凱利公式算出額度再往下作調整,大約可以調到計算金額的一半左右。


四、等待最佳的進場時機:
最佳的進場時機就是當你有比較大的安全空間時。
情況愈模糊不清,愈需要較大的安全空間。
在股市中,當股票被超賣的時候,它所提供的安全空間就愈大。
換句話說,當標的公司股價低於其實際內部價值時,就是準備採取進場行的訊號。


第七章 投資心理學


市場先生


葛拉漢知道投資人最大的敵人不是股市,而是自己。
就算是具備優越的數學、財及會計能力的人,
如果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變化,也很難從投資中獲利。


葛拉漢最有名的學生巴菲特解釋道:「葛拉漢有三點重要的主張:
第一、把投資股票當作生意來看,這樣將會
『使你擁有與其他市場上的投資非常不同的觀點』。
第二、要有安全利潤空間的概念,因為
『它將帶給你競爭優勢』。
第三、面對股市時要以一個真正投資人的態度,
『若你有那樣的態度,你已經九九%領先其他投資人』
這對你而言有很大的優勢。」


為了更生活化的說明自己的觀點,葛拉漢創造了一個寓言故事的角色,
稱之為「市場先生」(Mr. Market)。
有關市場先生的那些著名的故事,已經成為教導學生們
了解股價在一段期間後為何以如何偏離合理價位區間的教材。


心理帳目


行為財務學最後一項值得我們大家注意的,
就是心理學家所稱的「心理帳目」(mental accounting)。
它所指的是當周遭環境改變,人們也會習慣性的改變對金錢的看法。


我們決定投資的主軸與選擇如何管理投資組合,
都與如何看待這筆錢有很大的關係。


心理誤的研究對投資人的重要性,絕對不輸
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等財務報表的分析。
你或許對評估一家公司的內部價值很在行,
但如果沒有花時間深入了解行為財務學,
那麼要想改進你的投資策略與績效表現仍非常困難。


在美國文化中,冒險犯難是倍受社會稱許的人格特質,
大部分的投資人也都自以為勇於承擔風險,
但事他們真正所能承擔的風險遠低於他們所想的程度。
心理學家普依特(D. G. Pruitt)將這種現象稱之為
「瓦特.米提效應」(Walter Mitty Effect)。
一九三O年代美國最負盛名的幽默家
詹姆士.瑟伯(James Thurber)寫了一篇可愛的短篇故事
《瓦特.米提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要如何才能克服瓦特.米提效應呢?
我們必須盡可能尋找衡量風險承受度的方法,
同時深入了解所有評估標準的背後含意和心理影響的層面。


年紀與性別


我們發理風險接受程度與年紀和性別有較密切的關聯:
年長的人比年輕的人較不願意承擔風險,而女人則比男人小心保守些。
財富的多寡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別,
有錢人或比較沒錢的人對風險的接受程度並沒有太大不同。


人格特質


另外有兩種人格特質與風險的接受程度有密切關係:
個人控制導向和成就動機。


核心投資心理學


成功的核心投資人需要有獨特的情緒特質,投資這條路總是崎嶇不平,
而知道哪一條是應選擇的道路,又常常與直覺的判斷相反。
股市經常性的變動給投資人一種不安定的感覺,使他們做出非理性的行為。
你必須特別注意這些情緒變化,當你的直覺要你做出相反的行為時
你必須要適當反省並且作出正確決定。
未來的獲利是所有核心投資人努力付出的原動力。


第八章 複合調節系統


長久以來股票分析師的唯一價值,就是保位那些算命人士的飯碗。
──華倫‧巴菲特


任何長期觀察巴菲特的人都知道他對預測股市的看法:就是不要浪費時間。
無論是針對整體經濟發展、市場大盤走劫或是個別股票股價波動,
巴菲特都強烈的認為,預測未來對投資而言不具任何價值。
巴菲特指出:「事實上,唯一可以預估的是人性的貪婪、對未知的恐和愚蠢。
而股市未來的發展卻往往無法預測得到。」


古典經濟理論


古典經濟學理論認為市場與經濟是兩個相互平衡的系統,
表示在自然的狀態下這兩個系統是相互平衡運作的。
無論外在干預力量如供給和需求或是價格及數量間如何變動,
股票市場及經濟發展總是能達到一種穩定的平衡狀態。
市場總是能以有效率、機械化且合理的狀態運作著。


這個一百多年前由馬歇爾(Alfred Marshall)所發展出來的經濟理論,
現在仍然主宰大部分人的思考方式。


複合調節系統


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有著各種不同的複合系統,
經濟體、社會結構和政治系統也都是複合系統。
普利格金認為每個系統之所以複雜,
是因為每個系統都由許多相互影響的分子所組成。

2007/11/18

95年公務員專書心得集.國家文官培訓所

九十五年度公務人員專書閱讀心得寫作得獎作品集

國家文官培訓所編著

國家文官培訓所2006出版

ISBN 978-986-00-8333-0

1.行政管理 (572)



壹 → 公共政策





綠色藍圖

邁向台灣的「地方永續發展」

蕭新煌,蔣本基,紀駿傑,朱雲鵬,林俊全著

?200?出版

ISBN ?

?.? (?)


財政部台中關稅局課員王昭銘



p.20

永續發展不單純是我們生息的空間、環境、資源等物質產物的成住壞空,

同時也是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等交互影響的關係。

而人文社會層面的重要性似乎更甚於物質世界。

也就是說,永續發展所追求適合人們生活的環境,

應是文質並具,同屬共享於當代與後世族裔。



貳 → 管理知能





僕人修練與實踐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Leadership Principle)

James C. Hunter著

李紹廷譯

商周2005出版

ISBN ?

?.? (?)


國家文官培訓所簡任研究員張清貴



p.101

《中庸‧20章哀公問政》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脩身以道。脩道以仁。」

公務人員是國家推動政務主體,素質良窳與能力強弱,

將影響國家的功能可否發揮、政策能否貫徹。

所以,如何激發潛能、鼓舞情緒、發揮效能,

滿足民眾需求,求乃各國正視課題之一。



p.102

《撲人的修練與實踐》一書,係以簡潔、扼要方式,詮釋僕人式領導哲理,

認為領導人必須像僕人般忠誠服侍部屬,找出並滿足基本需求;

而非像奴隸般命行事,滿足部屬欲望。滿足所和滿足所需可是天壤之別!




台灣電力公司台南區營業處電機工程監李衍新




p.120

大家都認為領導者就如風,人民就如草,

領導者的風格或觀念會影響人民。

但筆者以為風吹過,草仍在。

台語說的好:「樹頭khi.h.在,m-驚樹做風颱。」

全國公務人員就是所謂的「草」與「樹頭」,

不管風雨怎麼吹打,終究會雨過天晴,

而「草」與「樹頭」依舊可以欣欣向榮。



監察院調查員陳昱慧



p.163

杭特在書中一直強調領導與個人風格無關,而是與個人本質有關,

所以領導是性格的表現,而且屬於一種技能,是可以訓練的。

既然可以藉由訓練來改變,所以身為領導者必須要先讓自己成為有

恩慈、謙卑、尊重、無私、寬恕、誠實、守信等特質的人。

藉由周遭所有人的提醒,來發展僕人式領導的特質。

而領導並不是只限於領導者,杭特認為影響力來自於僕人式領導特質。

這種觀點可以讓我們練習將百年來僕人的哲學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藉由他人的提醒,來發展正面的影響力。



參 → 自我發展





人生一定要沾鍋

(Winning with People)

只有與人共贏,才有大贏家。

John C, Maxwell著

蔡璧如譯

智庫2006出版

ISBN ?

?.? (?)


花蓮玉里地政事務所課員李德貴



p.249 自我檢視與改善

在「鏡子原理」裡,作者建議要不斷檢視自己,

唯有意識到自己是哪種人,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

才可以避免傷害到與他人的關係,改變的方法就是攬鏡自照,

「人心就像降落傘,不打開就毫無用武之地」,

所以要不斷自我檢視與不斷改善,

並且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

足以讓自己好好重新認識自己,

這正是自我診斷的第一項工具,

避免讓自己長期處於疲於奔命的狀態,而忽略與人相處對話,

藉由重新認識自己來安排與人互動的過程,增進人際關係的技能。



p.250 承認錯誤、勇於認錯

能夠承認錯誤,負擔責任的人,是能夠委以重任的,

體認到自己是有缺點、不夠完美的事實,

對於自己的錯誤要勇於承認,並且認錯。

賈德納(John Gardner)曾說:

「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它們的癥結並不在於

無法解決問題,而是根本就看不到問題」,

今後要包容別人的錯誤與缺點,寬恕他人的所做所為,

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發揮同理心與-悲憫的心,

讓自己成為受歡迎、容易親近的朋友。



p.251

客諺有云:「上山毋使(不必)問下山」,

意即走進登山入口,不要問那些下山的人,

因為山上的風景視野再好,也得自己親自去領略,

旁人說得天花亂墜,也只是聽說罷了,

一切要眼見為憑,道聽塗說無法帶來驚豔與感動。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技士林文德



p.254 摘要

一、準備就緒:在人際關係方面,我們是否已做好準備?

(一)透鏡原理,我們是怎樣的人決定我們如何看待別人

(二)鏡子原理,我們第一個要檢視的人就是自己

(三)痛苦原理,受苦的人會傷害別人,也容易被別人所傷

(四)鎚子原理,千萬不要用鐵鎚去拍打別人頭上的蒼蠅

(五)電梯原理,人際關係中,我們可以提振他人,也可以令人沉淪

二、連結:我們是否願意把焦點放在他人身上?

(一)宏觀原理,全世界的人口,除了一個小小的例外,都是由他人所組成

(二)交換原理,與其對異己嚴辭以對,不如站在他們的處境上設想

(三)學習原理,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教我們某些事

(四)魅力原理,人們對那些對自己感興趣的人,也會產生興趣

(五)滿分原理,相信人們最好的一面,通常會激發出他們最好的表現

(六)對抗原理,關懷應該先於對抗

三、信任:我們可以建立彼此的互信嗎?

(一)基石原理,信任是所有關係的基石

(二)情勢原理,千萬不要把目前的情勢看得比你的關係還重要

(三)鮑伯原理,當鮑伯和每個人都處不來的時候,通常鮑伯自己就是問題所在

(四)親近原理,如果我們能放鬆自處,會幫助別人安心自在地和我們相處

(五)戰壕原理,在做戰前準備時,要挖一個夠大的藏身洞以便容納朋友

四、投資:我們樂意投資他人嗎?

(一)花圃原理,所有的關係都需要細細栽培耕耘

(二)101%原理,找出彼此認同的1%,然後投注100%的努力

(三)耐心原理,和別人同行的旅程總是比一人獨行來得慢,

       兩個人的友誼,至少需要其中一方的耐心

(四)慶祝原理,真正考驗友誼的,並不僅是當朋友失敗時,我們有多忠誠,

       而是當他們成功時,我們有多興奮。

       平庸之輩不希望別人有超凡的表現。

(五)高層次原理,待別人比他們待我們還要好時,我們的層次已經提升至更高境界

五、互惠:我們可以創造雙贏的人際關係嗎?

(一)回力棒原理,當我們幫助別人,我們也幫助自己

(二)友誼原理,我能為朋友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當他的朋友

(三)合夥原理,德蕾莎修女曾說:

       「和別人一起努力將增加共贏的機率。

        你可以做我不能做的事,我可以做你做不到的事。

        我們一起可以成就很多大事。」

(四)滿足原理,在最美好的係當中,只要雙方能夠在一起,這種喜樂就已足夠。

       快樂與人分享,快樂加倍。



肆 → 人文關懷





這一生都是你的機會

(?)

人生的機會,就隱藏在你的內心當中...

?著

范湲譯

圓神2005出版

ISBN ?

?.? (?)


財政部台北市國稅局助理員吳青蓉



活水源頭【金椽獎】

http://www.ncsi.gov.tw/06_books/award/95/9501.pdf



p.287



壹、前言



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詩云: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是宋朝朱子胸中所得新意與方塘活水所譜下千古傳誦的詩篇,

用活水本源活潑意象來比喻生命的美好來自永不枯竭的活水。

「機會」如同活水一段,時時出現在生命之中,讓我們不期而遇。

人間處處有生機、轉機,只要我們用心感受,便可察覺它的存在。



作者亞歷士‧羅維拉用整整七年時間,將紙筆當成自我療癒的工具,

以書信的方式,寫下心中所感,加上由書籍、故事、電影及歌曲,

所摘錄的相關文字,結集而成。

可以說他是為自己而寫的,也是為那些

對生活現況不滿、正在尋找生命意義、渴望找到人生方向的人而寫的。



貳、本書摘要



一、造成生命的困境

◎ 我們的生活,往往是用忙碌去填補貪婪造成的空虛



(一)壓力、憂慮

(二)焦慮、恐懼



二、改造生命的元素

◎ 除非你做自己的礦工,否則無法採集到真正的智慧寶藏

知道自己所面臨的困境之後,要勇敢面對。

首先應「傾聽內心的聲音」自我觀察,

進而「運用潛意識和想像力」自我催眠,

再「尋找自己遺忘多時的才能」,開發自我潛能,

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變,展現真正的自我。



(一)傾聽內心的聲音

(二)運用潛意識和想像力

(三)尋找自己遺忘多時的才能

(四)相信自己



三、做生命中的主人

◎ 當我們不再成為別人附屬品,而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主人,幸福才會來叩門!

透過此五步驟,逐一檢視,自我對話,將從中發現,

生命還有另一種可能性,並找到真正的方向,

作者於自序〈歡迎加入〉所言:

「讓我們也做真正的自己,同時也學習與人共處;

或許,生命最美好的部分就在這裡呢!」



(一)有時候,自私一點是必要的

王爾德曾說:「利己主義並不是為所欲為,而是希望人人都能活出自己」。

作者認為,人需要自私,因為利己主義是自我人格以及人生重新定義的關鍵要素;

一唯有適時採取健康的利己主義(指對自己本身所投注的興趣和關注),

才得以重新定義人生,減少別人我們的影響,

要知道有件事情連上帝都做不好的,就是取悅所有的人; 

也唯有健康的利己主義,才能做到「愛別人就像愛自己一樣」,

因為能真正關愛自己或尊重自己的人,才有能力真的去愛別人。

(二)編寫自己的人生劇本

(三)傾注熱情,享受生命

當我們能夠坦然接受自己,也決定表現原有的面貌時,生命從此步上坦途,

因為這個念頭,一定能夠讓我們安於貧窮的,絕對不要再做自己不快樂的事。

找出自己討厭的事情,比發現自己喜歡的事物要簡單多了,

從這點下手,弄清楚自己的喜惡,

就可以傾注你所有的熱情,盡情享受生命。

工作就該像這樣賦予它生命才是,

它是「我喜歡」做的事,而非「我應該」去做的事,

不要再把「賺錢維生」當成工作的目的,而你卻渾然不知;

或者你看到機會來了,但你抓不住。

傾全力去發掘自己的目的,標然後擬定計畫去達成,

這絕對是值得你去投入的事。

(四)堅持到最後一秒鐘

(五)寫一封信給自己



參、對本書的評價



一、以書信方式自我對話

作者藉由寫給「老闆」聊天談心的二十五封信,

說出自己探索內心和與人相處的過程和收穫,

並引領我們如何發現自己的特色,如何做真正的自己,

進而成就自我,過幸福的生活,亨受有意義的人生。



二、寫一封信與讀者對話

他引用惠特曼語錄所言:

「你別用我的眼睛看世界,也別用我的手去拿東西。」

他寫此書,是希望提供一種思考方式,不管大家同不同意他的看法,

最重要的是,對自我能有更深刻的認識,

用我們自己契合的方式發現自我,用我們自己的標準定成功,

他期望我們能找到心內羅盤,期望我們得到幸福。

而幸福是什麼?是生活中

能夠日復一日、時時刻刻都樂在自己從事的活動,

這就是幸福。而找到自己,就是幸福的源頭。



肆、讀後心得



《這一生都是你的機會》這本書,提供不同的思考模式,

讓我們放下手邊工作,靜心檢視自己內在,

因為人生的機會,就隱藏在我們的內心當中。

機會意指機緣運會,我們的生命中一直充滿機會,

就看我們慧眼能否視出端倪,且在適當的時間掌握機會。

然而機會之所以出現,有時候是我們大膽提出要求,

它是可以被創造的,只要我們改變態度,

改變看世界的方式,艱難可成鍊石,威脅化為機緣。

反向觀之,機會一旦出現,也可以檢視我們的內心,

是害怕、恐懼、不安、悲觀,或是學習虛心、耐性、樂觀以對,

由我們面對人生機會的態度,再一次認識自己、審視自己,不啻是更好的時機。

在改變自己迎接機會之際,亦應隨機緣檢視自己,

方能更深刻地瞭解自己、修正自己,由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的迎接,

由被動的接收變成主動的擁有,讓這機會成為自己享用的「活水源頭」。



一、改變自己迎接機會

◎ 生命中各種機會的質與量,直接取決於我們面對機會時的態度



(一)自我診斷

(二)自我認同

「Be the bestt of you, not better than you.」

呈現自己最好的一面,不需打腫臉充胖子。

如果你一直在意別人的眼光,藉由別人的觀點來定義自己,

恐怕無法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

許多時候,我們的生命之所以變得複雜,常常是由群體影響所造成,

由「群體之一」變成「個人」是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

因為人無法獨立思考,對外在各種物品的依賴性遠超過對自己的信賴,

例如:打高爾夫球、開名貴跑車、身邊圍繞名流,是所謂成功形象。

然而真正的成功,在於循序漸進地發現自己生命的目標,享受踏實的每一刻。

不是由別人來告訴我們如何才算成功,由自己來定義成功,

不要背負他人期的自己,找到自己,認同自己,自活出自己,

讓自己的內在更加平靜,將自己成為獨一無二的人。

(三)自我型塑

我們以為「自我」就是我的意見、我的看法,

事實上,那並不是真正的自我,是媒體給我們的意識形態。

讀書,自覺可以最深沈,最為理性,也最容易察覺。

學習的目的,不只累積知識,亦提供各種思考的途與材料,

將材料提煉後,就能構成自己的想法,重新型塑自己、發掘自己。

(四)自我凝聚

成功是自我成長的果實,想要收穫這個甜美果實,

需要時間和耐心,更需要會選擇方向的智慧。



二、隨順機會檢視自己

◎ 生活環境是威脅,還是機會,由你自己選擇



(一)自我觀察

(二)自我激發

(三)自我創新

(四)自我實現



伍、個人見解



作者是以書信方式自我對話,為的是尋找真正的自我,

只要靜下心來,隨時都是發現真我的機會。

但人不能封限於自我中心,無視於社會理想之價值,

所以我認為運用這個追尋人生意義的方法,

可由自我內在觀察,拓展至自我外在身分,

更發揮到對國家共榮的意識。

所以發現自我內在機會同時,即是

發揮公務員功能的機會、發展台灣立足世界機會的一刻。



一、自我機會



認識自我是一切的開端,藉由蘇軾〈定風波〉一詞,

更進一步地探討自我機會之存在。

這闋詞是蘇東坡被貶至黃州第三年所作,

在詞牌下的小序中言由: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

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負詞之盛名的大文豪,

是如何產生不同於狼狽人的心態,行走於惡劣的天氣之下?

「萬物靜觀皆自得」、「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轉變自己、相信自己、評價自己,最後安頓自己,隨境成長,

這一生便都是我們的機會。



(一)自我轉變,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二)自我堅信,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三)自我評價,料峭春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四)自我安頓,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



二、公務員機會



瞭解自我機會的原則,身為公務員的我們,如何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所長?

又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工作的挑戰、把握與人互動的機會?



(一)不自我設限─君子不器〈為政〉

(二)不自我損道─君子謀道不謀食〈衛靈公〉

(三)不自我為是─君子求諸己〈衛靈公〉

(四)不自我權衡─君子之德風〈顏淵〉



三、台灣機會



當國家將任用派令交給我們的同時,代表國家把發展機會交到我們手裡,

每一位公務人員都是政府機關的資源因子,

角色定位應以自我管理取代被動控制、價值觀念應以顧客至上代替老闆第一,

而組織編制亦應以合作的工作小組取代分工的功能部門,

一旦公務人員能於工作崗位播種耕耘,國家方能有成長收穫的機會。



(一)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konwledge-based Economy),

泛指以知識為基礎的新經濟(New Economy)運作模式。

政府成立的目的,是為政治消費者(納稅人)對政府的期待,

建立以顧客為導向的服務型政府。

政府應推動組織再造、重新檢討政府角色、定位與功能,改造制度,

使公務人力及服務有更大發揮空間。

有知識經濟型的企業型或服務型政府,及政治、人才、法制與社會倫理環境的配合,

方能滿足民意需求、領導經濟成長及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

(二)學習型團隊

(三)發展經驗



陸、結語



當我們追求有意義、有價值的事物或學問時,心裡上便會有所轉折,

文學家王國維曾藉由古人之詞,評斷意境,進而被譽為「人生三境界」說,

在此亦可引用來分析自我機會之法:

幸福是機會的影子,幸福是在生命之中指引方向的美好感受,

「做你內心真正想做的事,這時你便不會不滿足,不再心存妒忌」。

審慎面對當下每一刻,因為你不佑道這一刻會不會是下一刻的機會。

這一生都是我們的機會,檢視深度自我、培養高度自覺的機會。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開溝引渠的朋友們,你找到生命中的活水了嗎?



一、自我突破

◎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二、自我執著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



三、自我無悔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http://www.ncsi.gov.tw/06_books/award/index.html



全國公務人員專書閱讀心得寫作

得獎作品




面對全球化競爭激烈、知識發展迅速的時代,公務人員身為國家骨幹,

自應奮發精進、時時學習,才能創新超越,提升國家競爭力。 

    

考試院鑑於原由銓敘部舉辦多年之「全國公務人員專書閱讀心得寫作活動」,

與本所所辦理的一系列閱讀學習活動同質性甚高,

同時考慮本所培訓公務人員的基本組織特性,爰將上述銓敘部主辦的活動,

自民國93年1月起移交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轉交本所承續辦理,

並擬定《公務人員專書閱讀推廣活動計畫》以為準則。 

    

本所自94年度起,業已進一步將原每月一書活動與專書閱讀心得寫作活動結合,

期盼對帶動公務人員閱讀風氣,協助各主管機關建立學習型的組織,有所裨益。 



PS:下載Acrobat Reader。

http://www.adobe.com/products/acrobat/readstep2.html





http://w3.ncsi.gov.tw/06_books/01_book_01.asp



國家文官培訓所.每月一書



「每月一書」活動,旨在鼓勵公務人員勤於閱讀有益之圖書,

每月至少閱讀一本書,為期符合公務人員需要,誠摯邀請大家共同參與,

並將閱讀心得與大家分享。



投稿信箱 editor@ncsi.gov.tw稿酬從優,經評審通過之優良作品,

將按當月書目於網路刊登,另有免費電子簡訊定期寄送。

2007/11/04

如何移動富士山(How Would You Move Mount Fuji)

如何移動富士山
(How Would You Move Mount Fuji?
Microsoft's Cult of the Pule:
How the world's Smartest Companies Select the Most Creative Thinkers)
William Poundstone著
諶悠文譯
雅言文化2005出版
ISBN 986-80180-8-0
1.人事管理 2.面試 (494)








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書,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

第5章 一流人才思考術:有鬥志的腦袋最靈活

你可能被第4章的很多題目考倒了。
有的你根本搞不清楚它在問什麼。
企業競爭本來就充滿不確定。
「面臨不確定時的行動力」即微軟考題的重點之一。

P.117 解答空間
P.119 無線索高原
P.120 應付不確定的能力
P.127 框架問題
P.133 沒確答案的Q
P.135 典範轉移

第8章 求職須知:如何不被怪題考倒
快速變革的產業所要求的思考法,本來就不是學校有教的那種。
學會微軟考題的解題技巧,也等於是學會一種「全方位解決力」。

1. 邏輯題的獨角戲 v.s. 需求題的對手戲(設計給特定對象使用的調味瓶)
2. 三思而後行,思考優於直覺
3. 避免見樹不見林的錯誤
4. complex Q goes to simple A
5. simple Q goes to complex A
6. PLB(Perfect Logical Being)
7. 正反假設:重設框架
8. 遺漏的或未考慮到的因素,未必是重要而必需的
(假設過河的前題是橋不能通行,只可用游泳的方式,
那麼必需通過的河段,常是河道最窄的地方,
因此,應是不會游很遠!)
9. 創意與人性密不可分
(設計給盲人使用的抽屜式存放調味瓶)

第9章 企業須知:企業如何考出真正的人才
「如何移動富士山」也可以換成「如何移動台北101」或「如何移動萬里長城」。
即使應徵者事先準備過,你還是可以考出他的「全方位解決力」。

1. 益智QA → 剛畢業
 經驗 → 資深工作者
2. 訂定一套考選方案。
3. 4. 寧可錯失人才,也不要錄取不適任的人。
5. 考法公平與否由應試官掌控
6. 考古題影響不大
7. 挑戰第一印象
8. 避開沒有正確A的Q
9. pressure in interview greater than work time
10. 面試官不要互相影響
11. 不該騙應考者,因為面試時的態度代表公司企業的型態


====================

第4章 你是人才嗎?--44道最知名的微軟考題

許多問題不只一種正確答案,重要的是思考過程與表達能力。

第7章 8道全世界最難的 interview 考題
正確答案可能不只一種,思考過程和表達能力卻有高下之分。
邏輯題則都有一個正確答案。
一題答不出,你可能就不是「財星五百大」想要的人才。

答案
如果題目考的是邏輯思考力,很容易就可以驗證答案正不正確。
其他題目並沒有標準答案,要知道什麼才算最佳答案,就沒那麼簡單了。
這類題目的評分很主觀,結果常常因人而異,往往在出題人心中早有定見。
答案特別偏重背後的推理過程。
所謂「正確」的測試方法,往往在出題人心中早有定見。


====================

第1章 創造矽谷、成就微軟霸業的選才考題
很多人以為「如何移動富士山、全美國有多少加油站」是所謂的「微軟考題」。
事實上早在微軟誕生的二十年前,就有一家公司用這種考題招募人才。
這批人才創造了今日的矽谷。

第2章 人才不等於高學歷,也不等於高IQ
如果選才可以看學歷或學校成績,企業招募就不必考試了。問題是要怎麼考。
有一陣企業流行考IQ,卻考進一大堆壞員工。
而且,IQ與創新能力好也沒什麼關係。

第3章 比爾蓋茲的人才觀:贏不贏很重要

P.72 微軟在祝公司創立二十五週年時,
出版一本紀念專書《從裡到外》(Inside Out),
書中有一段話,完全掌握微軟價值的這個精髓:
為免大家忘了,再一次提醒,保持領先的秘訣是不可「變胖」,
要一直「保持飢餓stay hungry」,沒有節制,就不會有創意。
微軟自草創期就一直維持慎用資源的傳統。
坦白說,當時也沒那麼多的資源可選擇。
不過時至今日,這仍是我們的慣例,理由很簡單,
你開始倚賴財富而非純靠本事,就陷入失去優勢的險境。
書上還有一句更簡潔的格言:
「成功毀於放縱。」(Excess destroys success)

P.87 有一位叫史波斯基(Joel Spolsky)的微軟人認為,
高科技徵才的兩大挑戰,是要認出和「會做事但不聰明」的人。
在高度競爭的產業,這兩種人企業都必須避免錄用。
兩種人都與企業想要雇用的「聰明而且會做事」的人才不易區分。
「既不聰明又不會做事」的人則比較不成問題,通常很好認。

P.94 微軟的網頁上針對要來應考的新人有一段輕鬆愉快的建議:
一關關面試下來,你會很想評估自己表現如何。儘量不要。
如果你覺得某一道題答得不好,不要沮喪,實際狀況與你的感受可能不同。
就像你在學校中考試,覺得考很爛,其實卻考得不錯,
或明明考爛了,卻自以為考很好,不是常有這種情況嗎?
你只要做你自己,我們有興趣認識的人是你。

第6章 金融界和美軍菁英將校的選才方式
只要是變動迅速、競爭淚烈的產業,企業都希望好好檢視應徵者的思考力。
許多企業都爭相採用微軟考題,而且變本加厲,
把情境弄得更高壓,把要求弄得更不合理。
高壓型interview
荒謬型interview